主编:何朝礼
主办:南充市嘉陵江经济文化协会
协办:南充市电影微电影协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817-2319868
邮箱59405888@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编剧在线
最常见的三种角色转型(附剧本案例)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1

转变型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一类电影,它精确地论证了内心戏:观众关注银幕上的一个角色,通常是主角(但不总是),这个角色透过经历一个外部戏的冒险,从而解决他们自身在心理或情感上存在的问题。他们在改变,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三种最常见的转变型是进化、退化和保持不变。我们来看看每一种在剧本中如何应用。

 

进化型:结局总是皆大欢喜


进化型无疑是最常见的剧本类型。这种类型的电影或许可以称作好莱坞式经典电影,因为它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类电影是这样运作的:一个角色(通常是主角)在开始时被设定为存在一个内在缺陷,可能是男主角过于自私或者是女主角缺乏自信。随着外部戏的到来,这个角色的生活失去了平衡,逼着他去解决他的内在缺陷。

 

为什么他非得去解决呢?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原因。或许是为了获得他在外部戏中所追求的东西,他不得不克服他的内在缺陷;或许为了克服她的内在缺陷,她不得不放弃她在外部戏中追求的东西。不管是哪种方式,电影最终都会以这个角色的成长──进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落幕。他是否在外部戏中达到了他的目标已经不再重要了,这在不同的电影中也会有不同的呈现。重要的是他的成长在内心戏中有所表现。


但是这又引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这种进化能够取悦观众?


因为这种进化可以反映出一般观众的心路历程──克服我们的内在缺陷从而提升自己。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为了这种类型的内心戏而进电影院的原因。它和小说不同,电影是如此之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聚焦在这件重要的事情上。

 

外部戏和内心戏可以称为电影的外表和心灵。外表虽然重要,但是真正让观众买帐的却是心灵。


进化型剧本案例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进化型剧本的例子。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Hancock)的开头,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约翰·汉考克是一个流浪汉,他无家可归且嗜酒如命,曾经是一个超人,并且仍然时不时地想要阻止犯罪,但结果总是造成了更多的问题。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在最后,汉考克明显进化了:他不再让自己喝得神志不清,他变成了一个成熟且受人爱戴的超级英雄。这是真正的进化,观众也对此感到满意。

 

此外,我要指出,有时候进化的并不是主角。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主角已经非常接近完美了。这种主角被知名的编剧导师约翰·特鲁比(John Truby)称作「巡回天使」。例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角色阿甘,他从电影一开始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没有什么缺陷需要克服。但是由加里·西尼斯和罗宾·怀特扮演的次要角色在和阿甘的交往中,受到激励从而经历了深刻的改变。


电影《春天不是读书天》中的菲利斯·布勒、《鳄鱼邓迪》中鳄鱼邓迪身边的角色也是这样,而电视剧《天使在人间》(Highway to Heaven)和《天使在人间》(Touched by an Angel)也同样如此。


《天使在人间》的主角,确切一点地说,是一个天使。她每个星期帮助一个正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人实现进化。这部电视剧是在主角(没有改变)的帮助下让配角实现进化的典型例子。

 

编剧的常规是,如果你发现你的剧本中的主角没有经历最重要的改变,你就应该问问你自己,你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主角。但有的时候这也奏效,《天使在人间》的例子可以证明。


退化型:主角最终选择妥协


另一种转变型是十分少见的退化型。这类故事中,主角开始是健康的,但是随着剧本的发展他退化了或者沉沦了,最后以不如从前的状态而结尾。这与进化型相反:他没有克服自己的缺陷,而是向自己的缺陷低头了。


退化型的内心戏远不如进化型的内心戏那么常见,但它也能产生效果,获得观众的喝彩。为什么?进化型代表了观众对积极改变的愿望,而退化型则给观众带来一个警世故事──正如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一样,我们也害怕自己变得更坏。观众欣赏角色的退化,可能是为他们自己能够因此避免那种危险而感觉良好。电影影评人喜欢这类电影,是因为这和他们不得不天天观看的那种寻常进化类型的电影不一样。

 

退化型剧本案例


退化型电影真正出色的典范当属《教父》。奥斯卡提名影星阿尔·帕西诺扮演片中的维托·柯里昂,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是一名功勋在身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已经摆脱了组织犯罪的家族生意。他神采奕奕、事业有成,他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戴安·基顿饰)。但是当父亲遭受枪击、大哥被神祕枪杀后,为了拯救自己的家族,维托走上了犯罪道路变成了谋杀犯。他成功地拯救了他的家族,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牺牲了自己的灵魂。

 

为了看清楚这就是这部电影「真正讲述」的内容,思考电影为何频繁回到这一点是有意思的。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发生了一系列事件,维托徒劳地想要回归先前快乐、没有犯罪的生活。在开枪打死了和他作对的匪徒和纽约的一名警长之后,维托逃到了西西里岛。在那里,他和当地的一个漂亮女子坠入爱河,维托娶了这个女子并打算和她在岛上幸福地度过余生。但是在一次针对维托的刺杀行动中,维托的新婚妻子不幸惨遭毒手,犯罪再一次闯入他的生活。这一次维托回到了美国并且准备接替他父亲的位子。


后来,维托向他妹夫保证,他绝不会伤害自己外甥的父亲,绝不会让他的外甥成为孤儿,从而使他妹夫坦承曾帮助过他们的对手杀害了维托的哥哥,然后维托绞死了他的妹夫。电影结尾时,维托对妻子谎称自己并没有参与谋杀,并被拥戴为新的教父,他的退化完成了。

 

再举几个退化型的例子。电影《大盗独行》(Thief)中,詹姆斯·肯恩扮演的法兰克是一个职业小偷,在干了一票大买卖后法兰克打算金盆洗手,但是依靠法兰克赚钱的犯罪分子不同意他退休,并且说他毫不惧怕法兰克,因为法兰克已经变得软弱,没有锋芒了。为了反击,法兰克不得不退化为他从前的那个凶残罪犯的形象,为了能回到最初的状态,他故意毁掉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在影片《候选人》(The Candidate)中,罗伯特·雷德福饰演比尔·马凯,他是一名竞选美国参议员的理想主义者,他并不期望赢得选举,只是想透过竞选来宣传他的政治理念。但是,在他的工作团队的压力以及在他自己日渐增长的野心驱使下,马凯妥协了,为了赢得选举从而选择退化。最后,他在选举中获胜,但是他对自己的退化感到沮丧,他虽然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他丧失了诚实与正直。


不变型:忍得住大诱惑的角色


转变型内心戏的第三种主要类型是不变型。这种类型中,主角既没有进化也没有退化──他本质上保持在同一水平。这听起来好像不大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这种类型的影片如何成功,怎样呈现一个让人满意的故事?


达到目的的方法是,角色为了保持不变,必须禁得起巨大诱惑,而不至于变化。


和进化型相似,这是另一种流行的故事形式,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经常面对的一种状况:我们不得不抗拒让我们倒退的诱惑,尤其是在我们已经历经了那么多的痛苦来提升自我之后。这种变动是电影使出技俩的前提,因为描写过程比缺少退化更容易。

 

不变型剧本案例


就因为这个原因,明确地展现角色抗拒的诱惑很重要。近几年一个很好的例子是《300勇士:帝国崛起》。这是一部在全球获得巨大回响的电影,它讲述的是公元前480年,列奥尼达王国王和他仅有的300名斯巴达勇士如何在温泉关之役中成功抵御来自波斯的十万名入侵者。虽然斯巴达人最后被波斯人打败并被屠杀,但是他们光荣地死去,并且成为流传至今的传奇。


《300勇士:帝国崛起》的外部戏是列奥尼达王(杰拉德·巴特勒饰)和他的斯巴达人明知必然会死但仍和强大的波斯帝国对抗的故事。这场肌肉强健的硬汉之间展开的战争令人兴奋。但是,再一次,还是内心戏产生了票房收入。


但是这个内心戏明显不同于进化型和退化型。不同之处是《300勇士:帝国崛起》的主角几乎没有一点改变:列奥尼达王开始是英雄,最后仍然是英雄。

 

如果有人想把它写成一个进化型故事,那就需要列奥尼达王在开始时是一个懦夫,然后让他成长并且发现潜藏在自己内心的英雄。


但是故事并非那样。列奥尼达王一开始就英勇豪迈,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就杀掉了一只巨大的恶狼。他有自己一贯的英雄气概,毫不犹豫地带领着他的战士与波斯军队决一死战,最后英勇死去。因为在这类电影中主角没有进化,相反,他必须面对和抵制退化的诱惑,所以他保持不变。画面立刻转到成年的列奥尼达王,一名波斯信使拜见列奥尼达王,信使告诉列奥尼达王如果他愿意接受波斯王薛西斯的统治,他可以保留斯巴达,甚至能拥有更大的权力。列奥尼达王看似在仔细考虑这个提议,然后电影透过列奥尼达王把信使和他的随从踢入一口无底深井巧妙地暗示了他的拒绝。


这种诱惑/拒绝之后又重复了两次。第一次,列奥尼达王和薛西斯面对面接触,薛西斯重复了他给列奥尼达王的条件。这一次,列奥尼达王毫不迟疑地予以拒绝,这完全激怒了这位体格强健但是性向模糊的薛西斯王。

 

最后一次在电影的结尾,列奥尼达王最后一次出现在薛西斯的面前。波斯人已经找到一条可以从侧翼包围斯巴达人的道路,如果奥尼达王拒绝接受波斯人的提议,波斯人便会将斯巴达人赶尽杀绝。而这一次提供的待遇要更加优越—列奥尼达王和斯巴达人的勇猛让薛西斯深为赞赏,如果列奥尼达王同意尊崇并听命于薛西斯,那么列奥尼达王不仅能够统治斯巴达,而且可以统治被波斯人征服的希腊。


编剧的智慧在这儿得到了体现——列奥尼达王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似乎要向这个怪诞的波斯统治者俯首称臣。列奥尼达王摘下头盔,扔下长矛和盾牌,拜倒在薛西斯面前。但是片刻之后,列奥尼达王对他的手下喊出一声号令,我们意识到这是列奥尼达王的一个计策。一名斯巴达战士杀掉了一个波斯发言人,而列奥尼达王自己则将长矛掷向薛西斯,划破了他的面颊。然后,列奥尼达王和他的战士们血战到底,最后光荣地死去。

 

这就是保持不变的关键:明确并且重复展现让主角妥协的诱惑。如果他能抵制诱惑,这个故事就能让观众满意,因为尽管主角没有进化,但他成功抵制了退化。


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保持不变型的剧本所坚持的价值观能够与观众产生联系。让我们以《红带高手》(Redbelt)为例,这部电影由大卫·马梅担任编剧和导演。主角是一名巴西柔术教练,他在道德上反对在搏击场上比赛柔术。当他被邀请在一场锦标赛上比赛时,他不断地拒绝,但是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他不得不偿还一场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

 

在最后关头,在他准备比赛之前,他再一次拒绝走上竞技场,但却在竞技场的走廊里遭受到他强大对手的猛烈进攻,故事最后,他将对手击败。这符合保持不变的形式,但它并不能让人非常满意,因为主角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价值观──拒绝在竞技场上比赛──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可以推测得到的是,任何去看功夫片的人都是去看银幕上的打斗,无论打斗是否在竞技场进行。所以主角为了不参加比赛所做的纠结与挣扎,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因此,影片坚持普世价值会更好,比如勇气和荣誉。


最后一个保持不变型的例子是《追梦赤子心》(Rudy)。在这部电影中,西西恩·奥斯汀饰演的卢迪一直向往圣母大学,他的人生目标是被这所大学录取并加入它的橄榄球队,尽管他明显缺少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条件。他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但他从未放弃。他被圣母大学录取,并且成为了校队候补阵营的一员,他们是大学橄榄球队球员训练的对手,但是他们不能上场比赛。

 

就像列奥尼达王国王,卢迪没有任何真正的错误。他从一开始就坚持不懈,也没有经历明显的进化。


待在候补队对卢迪而言既旷日费时又经历了身体上的折磨。教练向他承诺,让他参加大四的最后一场比赛,但是新教练否认了这个承诺。卢迪受够了,他要求退出。但是,就像列奥尼达王从地上站起来一样,卢迪回来了,被卢迪感动的队友逼迫教练让卢迪上场参加比赛。在最后,他参加了那场赛事(也是他大学生涯)的最后两节比赛,成功将对手的四分卫擒抱,并且成为圣母大学球队第一个被队友抬下场的队员,卢迪是真正地坚持到底。

 

摘自《好故事!先抓住人物內心戲》

作者:山迪·法蘭克;来源:娱乐重击

 

0817-2319868   2311618
13309070119   1518174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