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何朝礼
主办:南充市嘉陵江经济文化协会
协办:南充市电影微电影协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817-2319868
邮箱59405888@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编剧在线
一个好点子比什么都重要|“反转王”的创作秘笈
人气:    发布时间:2019/6/25

从《看不见的客人》到《海市蜃楼》,西班牙新秀导演奥里奥尔·保罗证明了他在悬疑类型创作上的执着与进步。3月25日,奥里奥尔作客豆瓣影人PRO创作者沙龙,与到场的30余位业内人士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话题有关悬疑片的类型创作和中西两国不同的电影行业生态。

 

处女作《看不见的客人》以“烧脑”的迷失封闭悬疑类型和多重反转的情节设置,在中国收获了1.72亿人民币的票房,亦是当年口碑之作中的黑马。《海市蜃楼》仍延续悬疑类型,同时又加入了时空穿越、双重故事线并进等略带科幻色彩的元素,令观众更为期待。

一个好点子比什么都重要

 

首先,你要有一个idea。这比什么都重要。“idea(点子、想法)”在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流中,从奥里奥尔口中说出了不下十次。“任何一个行业,找到一个点子都会成功,独一无二的idea,像一颗种子一样,最终长成一棵漂亮的大树。”

 

那么,怎样捕捉到这些idea呢?“我有一个本子,记下我的感想,听到的社会新闻,构思的时候,我会打开它寻找灵感。”奥里奥尔说。《看不见的客人》灵感即来源于一则西班牙的社会新闻,一对夫妻的孩子被黑帮杀害了,父亲潜入黑帮,最终找到了凶手。

 

《看不见的客人》是两个关键idea的联结:一个是上面提到的社会新闻,衍生了这个“为子复仇”的故事框架,另一个是封闭空间的概念,全程都发生在一个房间里。确立两个点子结合的框架,之后再去填充中间的情节、细节、人物与情感内容。

 

“我的工作方式是,有了点子之后,构思影片前五分钟和最后五分钟的具体情节,最后把中间的部分填充起来。“奥里奥尔分享得很细致,“构思好结尾之后,让主人公的历程尽量远离结尾,从而才能制造反转。同时,为了干扰观众的视听,还需要故意放入细节,引导观众向某个方向进行猜想。而当观众拍着大腿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时,更大的反转却还在最后等着。可见,《看不见的客人》大热,并不是偶然之举,悬疑的成功,全在于创作者的精心铺排。

 

悬疑就像一场导演与观众之间的心理战。奥里奥尔把自己放在观众的角度,关注每一个细节,判断是否有惊喜之处,鼓励观众主动积极思考。新作《海市蜃楼》的灵感也来源于一则巴塞罗那的社会新闻:一位女士被谋杀之后,被碎尸抛弃到海中。奥里奥尔称自己本身是个热爱幻想的人,但是他的编导作品,却都是基于真实事件之上的。“找到要讲述的观点之后,有意思的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好比男孩爱上女孩是结果,但是爱上的过程却千变万化。”

 

这个“千变万化的过程”,给创作者塞进悬疑元素留出了很大空间。 

悬疑流淌在我的血液当中

 

“我从小奶奶带我去看希区柯克,还读了很多文学作品。这种熏陶,让我长大想做悬疑电影。”奥里奥尔坦白道,“我的所有构思都是以悬疑为主的,悬疑流淌在我的血液当中。”

 

从好莱坞悬疑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处“偷师”来的,是把主角置于复杂的环境之下,去推演“如果发生了这件事,他会怎么做?”除了希区柯克之外,比利·怀尔德(《控方证人》)、大卫·芬奇、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对奥里奥尔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海市蜃楼》的构思与导演私人情感有一层更紧密的联结,仿佛把导演自身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去想象不同的结果。剧本某种程度上来源于奥里奥尔的亲身经历:五年前,他和女朋友感情甚笃,两个人尝试了解对方的想法,准备要一个小孩。而聊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分歧,将两人推向不同的方向,最终分道扬镳。这段破裂的情感,激发奥里奥尔创造了两个世界,一条有小孩的故事线,一条没有。《海市蜃楼》的写作在《看不见的客人》之前,而由于情伤未愈,最初被搁置。《海市蜃楼》的剧本写了一年半,改稿13次,两个时空的转换,带来人物性格上的变化,都需要小心拿捏。

 

在场的创作者们向奥里奥尔提供了另一个亚洲版本的对照参考之作——日本悬疑大师东野奎吾的《解忧杂货店》,也是通过时空的跳转,悬疑和亲情联结,最终落脚在一种普世的、全球共情的情感价值上。

 

《看不见的客人》的意大利和韩国改编版本已经问世,强情节的优质悬疑片,与地域和文化特定性关联不紧密,着实是时下最受欢迎的改编模板。在场的行业人士也建议奥里奥尔可以考虑“一本多拍”的操作方式,对中国高票房的悬疑和喜剧影片进行研究,颇有可能做出下一个成功的“一本多拍”案例。这是奥里奥尔第三次到访中国,他认为如果要在中国本土做创作,一定是文化中的某种特质吸引了他,基于对这种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了解,才能保证作品的成功。

 

奥里奥尔表示,在西班牙,目前最受欢迎的类型即是喜剧和悬疑。接下来的项目,除了悬疑元素之外,他也想尝试新的东西,做一个基于真实人物的历史故事,从而作为“三部曲”的收束。

爱、死亡与情感共鸣

 

对于自己初执导筒以来的前三部作品,他设想的是一个“三部曲”,有关“爱与死亡”的三部曲。巧合的是,《看不见的客人》和《海市蜃楼》里面,都涉及到婚外情的桥段。这种“爱的背叛”不仅作为一种情感上的戏剧冲突,也确实起到了推动悬疑剧情的作用,诸如《看不见的客人》中,一对婚外情的情侣开车肇事,因为这段不伦关系无法公之于众,所以错上加错,构成犯罪动机。

 

交流的过程中,有从业者提到,悬疑片中,铸成高潮的多是人性的对抗,善恶的角力。在塑造角色上,导演奥里奥尔分享一个“九型人格”的理论——据维基百科解释,此模型将人以本能主导、思考主导和情感主导三个维度划分,自由排列组合,形成九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包括改革者、助人者、成就者、浪漫者、观察者等。

 

“在写每一个人物之前,我要想清楚他们的人格划分,在之后的情节设置中,也会遵循这样好坏人格的设定。”这个过程有点像写作人物小传,并且保证人设贯穿始终,不“崩坏”。同时,也尊重人性复杂的本质,好坏反转,迷惑观众,营造悬念。《看不见的客人》中,女律师的角色最初十分强势冷酷,然而反转之后,呈现的是母爱的伟大;而西装革履的男性,最初看起来是受害者,而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坏蛋。

 

《海市蜃楼》最初是以男性视角写作的,奥里奥尔透露道,“完成初稿之后,我邀请了一位女性编剧朋友(拉拉·森迪姆),从女性视角对剧本重新改写。”他也把完成的剧本拿给警察、教师等其他朋友观看,录下他们每一条即时的反馈,这样一方面进行事实核查,保证角色的职业属性具有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收集第一轮反馈,从而对悬疑情节的设置再度推敲打磨。“如果十个人都猜到了结局,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剧本了。”

 

换位女性视角之后,《海市蜃楼》从一上来就引导观众从女主角维拉的视角观看,这是一位有一个年幼女儿的母亲,她的主要动机是找回和女儿在一起的生活,自然带有强烈的情感态度。相似地,在《看不见的客人》当中,得知儿子死后,母亲流露出情感的眼神,是观众情感释放的瞬间。

 

奥里奥尔的创作轨迹有很强的借鉴性和参考性,是因为他在作者表达的基础之上,专注于悬疑类型的打磨与深挖,把一种类型做到纯熟、精细、成体系,这或许对于当下大部分的中国电影创作者而言,不失为一条颇有实践意义的途径。

 

 

0817-2319868   2311618
13309070119   15181748999